久梧搭捌村(c.95d8) — Ch.2︰楊小芳 x 彭靖行為現場《Balance》
2022 年 6 月 18 日,離開悠閒吃草的牛街坊,坐上 792M,第二次前往 95d8。還是謹慎,怕過站,選擇坐巴士。短短車程,成為行程緊湊的一天中,難得放慢節奏的時光。
下車後有人同路,繼而四目相投。對方主動問︰「你也是去 95d8 的嗎?」遠離城市些許,信任稍見增長。我說「是」,充當起帶路人。拐入北港新村一隅,似乎到差不多的地方,就向上瞧瞧。
直至有人回望︰「來看行為的嗎?」逆光下紅髮依然囂揚,女子雙手觸欄,半身前傾,從露台朝我們喊話。是彭靖,我在 Per.Platform 的專頁看過。村屋的陽台較它的同類溫軟可人,不太制式化又免於密集,抬頭就看到人,多好。我們喊話回應,她說「快點上來吧!」語氣像邀請我們參加甚麼好玩事,充滿朝氣之餘有幾分童稚。穿過略窄梯間,再回神時,已是處處站滿人的空間,寬闊的位置都已被佔據。
我在廁所門旁暫當牆紙,不久小芳和彭靖都準備就緒,穿著一身裸色束身衣走到廳中央,樸素色調似在沉吟︰她們的表情和身體語言才是主角。「開始喇開始喇。」小芳喊道,大家隨即收歛談話聲響,直至只留下僅容相機咔嚓和衣衫窸窣之類細碎聲響的窄縫。所有人靠邊站,圍成粗糙圓圈,凝神屏息望向一處,像虔誠地默待第一盞鎂光燈開,一室靜肅。
誰動了,走向茶几拾起花枝或樹椏,在空氣中劃出一道細縫,著沉悶洩氣。稠糊氣場被打破,對焦解鎖,再次流動。我們的目光也被牽扯,隨木枝遊移,直至它停泊身體某處。
一場探討平衡的情感之旅就此啟程。
二人或細緻控制筋肌活動、或緩緩扭動身軀,逐點逐點移動物件,繼而完成傳遞。步履、動作與呼吸俱是悄悄,卻揪起眾人心膽,讓人屏息。隨着我全神貫注,留意物件如何在有限範圍的肌腱上運動,意識上軀幹便不再是單一個體,而是無數虛點的相逢、縫接,如同蒼穹之中星斗密佈。
我偷偷在枝末繁上情感,浸沉無形脈動,於是一分挪移,造就十分緊張。這是與藝術家們的意識交錯,抑或主觀投射?進退之間,精神輪廓越發模糊。平衡不平衡,二人不過赤裸呈現嘗試過程,憑專注互動引動旁人以凝視介入,同時不予再多左右的可能。一己雙眼擷取甚麼,便是甚麼,僅至於此。然而,自由空間使人放飛飄浮,最先失衡的,反倒可能是觀者的思緒。
半响過後,驚起的心終於隨木枝落地。期望不再,心神亦收歸平靜。行為現場名為《Balance》,卻處處不見平衡︰先是身體搖晃,再有心神擺盪。再者,人體筋絡交錯、血肉連枝,本就是曲線綿延;又帶有機形體(organic forms)獨有的細膩泛軟,肢體動態、氣場收放,流線之美,泛開於不平坦、不平衡處。自然落下框律,又兼蓄不穩;甘願交讓主動,任人牽引撩撥,反迎來落地之靜。隨落地之物再被執起,放上置物櫃架,一個循環告終。
來來回回,挪動植物枝條,再掛於架上數遍︰一時輕巧的幼枝在肩上晃動,於是一人定神穩站,另一人以身接力;一時竹竿兩端有肚皮撐住,鬆鬆緊緊,上上落落。在失衡與平衡間游動,儲積前行力量,一次次互動,均是練習。小芳與彭靖通過不斷嘗試傳遞、交接,於進退間感受彼此節奏,同時感悟如何調息,尋索內外穩定。
幾次過後,我們顯然也已熟悉節奏,習慣偶爾跳脫、時有失手,帶有缺憾的《Balance》。架上也懸滿形形色色的枝條,儀式完成了嗎?
偏不。
小芳將高腳櫈拉到中央,然後走向茶几。《Balance》中最真誠的一段展演由此開始︰攝身,背起,抬升。好重,好重,好重。沒有戲劇性的豆大汗珠,身體的界限——某種微型死亡——依然如實壓頂,肌肉不住顫動,眼神多了思量,舉步,維艱。遽然拉升的重量令身體負荷驟起,同時將二人逼向崩解邊緣,拷問︰「繼續還是放棄?」她們止不住身體顫抖,但是意志尚未動搖,於是以眼神達成共識,用動作表現意志……她們要完成最後的平衡——擔負致難的木几,展開最後一場試煉。
面對身體意圖背叛、外物施壓,場面越來越易失控,恐懼自不免騰起。與第一形象不同,彭靖在移動中偶爾流露疑惑及不知所措的神情;特別是未掌握到對方下一步時,她盯視他者再回應的傾向更是外顯。而之前一直較常擔當主動的小芳,也多了思慮,多了「卡住卡住」的感覺。重物之難源於受傷可能,兩人均顧慮對方,於是對方一舉一動皆成牽絆——越想設想,越想配合,遲疑與雜念越生。直覺變鈍,節奏越亂。默契不攻自破。焦點放在他人身上,得當自是美德,過當則既會作繭自縛,更甚或是種逃避——通過讓渡選擇權,逃避自己難以面對的後果。
重新調整步伐,從互望猜度改而同望一方,兩人終於像二人三足中喊叫「一、二、一、二」、合拍衝向終點的選手,將茶几疊上高腳櫈,砌成雕塑收結。最終合照,彭靖與小芳抱肩,笑容燦爛。一人不成?有你,有我,有大家。行為作品乃至臨時雕塑存在短暫,但回憶停留多時。茶几回到原先用途,眾人圍攏;彭靖率先提起啤酒,戳破靦腆,語言、歡笑,又在室內流淌。死寂不再,句號亦然不在。
沉澱過後,又有新思。
也許「平衡」一詞,附帶太多默認想像,容易使人嚮往而甚少質疑。可是,在我眼裏,此「平衡(balance)」不同彼「平衡(equilibrium)」,相差甚麼,願意深挖麼?執著「平衡」不也是種執著,盲目把它推成理想並決意執行,可是時有犧牲伴隨?另一極端,則奇想「平衡」永遠不動,沒有鮮血,沒有醜惡;但萬物在時間面前下跪,前行直至破滅,何事何人有權獨善其身,超脫天地所限?朝代會更迭,物件會陳舊,常人會變樣。逐水固然永無止境,恆守何非終被磨成沙礫。
化臻,起於有所追逐︰不問有用無用,只問可作可為;不分是方是圓,只望同道有時。不顧髒亂,澗水而行,滌洗塵垢,伏身浮沉——有所追求,自有磨礪;有所磨礪,自有平衡。
我所相信的美,在此流動而生。
圖片鳴謝:Jill Wong